1.法治是指以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法律至上为核心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方略。以下属于法治的含义的是(  )
	  ①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         ②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
	  ③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④法治是一种至上的国家权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根据法律规定设立的
	  B.民事法律关系一经确立,当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权利,而另一方便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
	  C.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
	  D.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3.大学生李某的一项发明获省级科技竞赛一等奖,为防止该项发明被他人非法利用,依法申请了专利。李某的做法所体现了法的规范作用中的(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强制作用
	  4.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辽宁舰”试验试航成功
	  ③“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④“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5.下列战役与其关键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陵之战--刘备、孙权      B.淝水之战--谢安、苻坚
	  C.长平之战--王龁、廉颇      D.垓下之战--刘邦、项羽
	  【参考答案】
	  1.【解析】B。法治的含义包括: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法治是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因此B项当选。
	  2.【解析】A。A项错误,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只要当事人依其意思实施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所设立的法律关系就受法律保护。
	  B项正确,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人。民事法律关系一经确立,当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权利,而另一方便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
	  C项正确,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民法调整对象的平等性和财产性也表现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手段上,即民事责任以财产补偿为主要内容,惩罚性和非财产性责任不是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
	  D项正确,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是指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法律关系是指与主体不可分离的,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因此A项当选。
	  3.【解析】A。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通过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来指引人们的行为,授予人们一定权利,规定一定义务,要求人们必须做什么,通过禁止性规定不允许人们做什么,使人们承担不作为的义务来保障权利人的权利。本题体现的是法的指引作用,因此A项当选。
	  4.【解析】B。1964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当时世界核垄断的局面。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的能力。2012年,“辽宁舰”试验试航成功,这是我国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因此B项当选。
	  5.【解析】A。战国时期,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应允救援却不急于出兵,直到韩军五战俱败,魏军也十分疲惫,齐才发兵相救。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围。此次战役被称为“马陵之战”。其余三项均正确。因此A项当选。